开封市是我省重要的畜牧大市,主要畜禽品种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据市畜牧局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生猪饲养量达476.5万头,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79.4%;牛的饲养量78.3万头,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97.8%;羊的饲养量393.7万只,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78.7%;禽的饲养量4562万只,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91.2%,肉产量达30万吨,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83.3%;蛋产量达21.5万吨,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80.8%;奶产量达20.7万吨,完成市定全年目标任务的73.4%。
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是全市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市在加速发展规模饲养,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规模饲养场发展的同时,结合全市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及时把加快饲养小区建设作为发展规模饲养的主体力量突出出来,组织开展了“抓小区,带农户,促进农民增收”的行动,制定了小区建设管理规范,通过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市场运作”等措施,整体推进了优势区域开发,优势畜产品饲养小区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据市畜牧局局长胡士云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国家和省市扶持力度加大的难得机遇,又经受着经济形势严峻和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等不利因素的考验。前三季度,全市畜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和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强化责任、抢抓机遇、趋利避害,克难攻坚,使畜牧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日益增强,畜牧业生产继续呈现出稳定、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
畜牧业生产各项指标再上新台阶,生产方式转变迈出了新步伐。
在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我市狠抓规模饲养,提高规模化生产程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新建标准化饲养小区41个、新建规模饲养场195个,目前全市标准化饲养小区达500个、规模饲养场达40201个,猪、肉鸡、蛋鸡规模经营比重分别达49%、64%、94%,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我市初步实现了由传统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生态化生产的转变。
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进程,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落实全市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推广健康饲养等方式把标准化推广运用到了畜禽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市经过无公害产地认定企业19家和产品认证1个,并对上述单位补贴畜牧专项资金12.5万元。此外,我市有40家企业拟申报无公害畜产品。
提高畜牧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力争实现利润最大化。目前,全市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达47家,出口备案的饲养企业两家,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产销联建的企业13家。
生态化饲养蔚然成风,零排放养猪成为小区建设新亮点。今年以来,全市大力推广“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并将发展生态养猪场纳入目标管理,要求全市每个乡镇新建一个生态环保养猪示范场(区)。目前,全市各县区推广生态养猪法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综合效益良好。6月底,农业部畜牧总站考察调研团专程到我市考察生态环保养猪法推广情况,对我市南天种猪场的生态环保养猪法表示高度肯定。
着力实施“加工富财政、养殖富农户”的“双富”工程,积极争项目引资金,延伸产业链条。我市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宽松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涉牧龙头企业来汴投资。带动了畜产品加工、饲料、兽药、冷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中原皓月、华中物流、开封禾丰为代表的多家产业龙头。今年,我市又引进了投资16亿元的杞县大用肉鸡产业化项目,投资两亿元的大连三仪兽药项目和投资近亿元的北京信德生物制品高新项目也已经进入了项目论证阶段。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畜产品加工企业51家,其中乳制品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能力5.2万吨,产值1.6亿元;肉类加工企业36家,年加工能力50万吨,年产值30亿元;皮革加工企业3家,产值15亿元;饲料加工企业25家,年加工配合料25万吨、浓缩饲料10万吨。畜牧龙头企业的壮大进一步拉长了我市畜牧产业链条,带动了数十万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
上一页:河南开封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步伐 |
下一页:2009年11月肉牛价格的走势分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