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动物学科中属于偶蹄目,是食草动物。牛的品种有黄牛、水牛、牦牛、犀牛等。
牛跟人的关系太密切了,在汉语词汇里,牛早就人格化了,被赋予了人的一些品性。牛是忠厚老实的代名词,牛的性格是憨厚、本分、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供人役使的。牛有极强的奉献精神,如鲁迅先生所言“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为此,时常号召人们要做革命的老黄牛,做人民大众的孺子牛,做新时代的垦荒牛。但牛也很倔强,这种倔强用于人,就有了牛脾气一说。
牛的块头大力气也大,因此在形容某些事物的强大,或者在命名一些躯体较大的动物时,常常加上“牛”字。如“牛劲”是说力气大,“牛皮大王”或者“牛皮匠”指的是说大话的人,“牛性”“牛脾气”既指性格倔强也指脾气大。牛蛙是比普通青蛙个大的一种蛙,牛蝇是比一般苍蝇体大的一种蝇。
牛曾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帮手,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六畜”之一,在犁地、拉车、推磨、碾米方面是一把好手。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耕牛还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任意宰杀耕牛是违法行为。
牛的一身都是宝。牛肉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美食,牛骨炖汤是美味,牛排更是珍馐佳肴;牛皮用来制作皮鞋、皮带、皮衣、皮包;牛奶既是重要饮品又是重要补品;牛粪是上好的有机肥料;牛角可制梳子可做乐器;牛黄是珍贵的中药,有强心、解热、去毒的作用。
在成语及其他常用语中,“牛”字很多,如牛刀小试、庖丁解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泥牛入海、对牛弹琴、九牛一毛、九牛二虎之力、牛头不对马嘴、杀鸡焉用牛刀、发牛脾气、钻牛角尖、老牛拉破车、初生牛犊不怕虎、吹牛皮、牛皮癣、顶牛儿、牛仔裤、牛皮纸、牛毛毡,等等。这些词语在构成上,有的直接同牛本身的物件有关,然而更多的是借用牛的某些脾性。
在十二生肖中,牛排第二。在最新的全国按人口多少排序的百家姓中,牛姓排在100名之外。名人中,唐代有个大臣叫牛僧孺,曾经引起历史上有名的“牛李党争”;演唱豫剧的有个名丑叫牛得草……
关于牛,还有很多话题。如古人把阴历的正月初五叫做牛日,天上有牛郎星,二十八宿里有牛宿。牛角尖指难以解决的问题,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执牛耳指的居领导地位,股市中的“牛”指的股票上涨的态势,等等。
古代西方有一个分牛的数学故事很有趣:一位老者去世前对三个儿子说,他把家产17头牛按1/2、1/3和1/9的比例分别分给老大、老二和老三。老者死后,这弟兄三人无论如何也分不好这17头牛。
有一个智者牵了自己的一头牛来帮他们分家产。18头牛按照上述比例来分,老大应得9头,老二得6头,老三得2头,余下1头仍然是智者自己的牛。
上一页:中国养牛史 |
下一页: |